【仪器仪表网 专题推荐】近日,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在《自然》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,成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,并构建了全球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,实现了该技术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突破。
团队通过创新性采用氢化钡包覆三氢化铈的策略,研制出兼具高离子电导率与优异稳定性的电解质材料3CeH3@BaH2。基于此材料组装的原型电池shou次放电容量达984 mAh/g,经历20次循环后仍保持402 mAh/g的容量,并成功实现1.9伏输出电压,点亮了LED灯。
氢负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全新储能技术路径,具有反应性强、能量密度高等特点,未来有望在大规模储能、移动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该突破为我国绿色能源发展提供了创新性技术支撑。